心身醫學科學體系確立于20世紀30年代。至今有80年左右的歷史。心身醫學一詞是德國精神醫師亨羅斯1918年在討論市面正式提出的。1935年美國精神病學家、心身醫學的開拓者之一鄧伯(Dunber)加以采納,并于1939年在他領導出版地《美國心身醫學雜志》訶944年建立的美國心身醫學會加以推廣。系統醫學概念的形成,正是基于心身醫學與“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西方又稱之為綜合醫學模式),以及中西醫學比較研究的探討。
概念:
廣義概念:心身醫學是研究人類同疾病斗爭中一切心身相關的現象,涉及醫學、生物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多學科。其含義非常廣泛,是當前國際上引人矚目的新學科之一。
狹義概念:心身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主要指研究心身疾?。ê喎Q心身癥)——即“心理生理疾患”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治和預防的學科。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是心身醫學的研究和治療對象。注重從整體論和生機論角度研究人體的中醫,自古以來就重視心理因素對人體疾病的重要影響。中國早期醫書《黃帝內經》就說:“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皆搖。”“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中醫還認為,人的得病有兩方面原因——“外感六淫(風寒暑濕躁火),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百病生于氣。”等。心身醫學在西方誕生后,心身疾病的概念不斷被完善。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會因素起著重要致病作用的軀體器官病變或功能障礙,亦指一組與心理和社會因素密切相關,但以軀體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軀體疾病,它們具有器質性病變(即病理解剖學改變)的表現(如冠狀動脈硬化)或確定的病理生理過程(如偏頭痛)所致的臨床癥狀,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和預后中有相對重要的作用。其發病機制與情緒與軀體功能、性格與心身疾病 、生活事件與心身疾病、個體易感性與心身疾病、應付方式與社會支持系統、心身疾病的中介機制有關。“心累了,身體罷工”,可以形象地說明心身疾病發生的機制和原理!對心身疾病的臨床診斷有如下幾個重要指標和主要特點:1、 有明顯的軀體癥狀表現和體征,有器質性病理改變或已知的病理生理過程。2、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發病原因以心理社會因素為主,且隨著病人情緒與人格特征的不同而有明顯的病征差別。3、不屬于軀體形式障礙。4、對該病用單純的生物學治療,效果不理想。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學目前尚缺乏大樣本的流調資料,實際上,心身疾病的發病率在人群中非常高,國內資料顯示,在綜合性醫院的初診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心身疾病,國外則高達10%—60%。像原發性高血壓、消化道潰瘍、神經性嘔吐、偏頭痛、支氣管哮喘、慢性疲勞等都是常見的心身疾病,但非精神科醫生很少關注這些患者的心理因素,也很少把這些他們認為是內科的疾病而看成與精神科相關,因此患者往往接受的是軀體治療,心理社會因素方面很少得到關注。
心身醫學的研究范疇不僅僅限于某一器官和系統的疾病本身,也不僅指疾病的病力學,它是研究疾病的傾向性、易患性、疾病的起因、預后、病前軀體和心理方面的前驅性特征,心身相關規律。心身醫學是從心身相關的基本立場出發,考察人類健康和疾病問題,試圖提出“綜合——整體性醫學學科”。其理論基礎是“心身相關原理”。 心身醫學是研究由精神因素引起或參與引起的、表現為軀體疾病的學科,主要研究范圍為:1.研究特殊的社會、心理因素與正?;虍惓I砉δ苤g的關系;2.研究社會、心理因素與生物因素在疾病的病原學、癥狀學、病程和預后中的相互作用;3.提倡醫療照顧的整體觀念,即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4.把精神醫學與行為醫學的方法運用于軀體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之中。
產生背景:
醫學的發展,往往與人類對身體和疾病的科學認識的變遷,有著密切聯系。在遠古,醫學是建立在人們對疾病的神魔化認識的基礎上的,注重祭祀、祈禱、巫術等原始宗教的方法,故而治療疾病的人有“巫醫”之稱。古代和近代的西方傳統醫學之產生,則是人們以機械論和還原論來解釋身體現象和疾病的結果,并隨著人體生物學、病理學的發展,這種醫學成為現今世界最普遍的醫學模式,叫“生物醫學模式”??股氐膹V泛使用,成為這種醫學模式對人類健康事業最大的歷史貢獻,并且該模式在未來還會在分子生物學、中西結合醫學等領域繼續發揮巨大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人本主義觀念的深入人心,科學對人的審視越來越全面和系統,對人類疾病的心理和社會因素也越來越重視。1948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在其成立宣言中,把人的健康定義為“身體、心理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況”。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疾病已被發現不能單純從生理學角度去研究和治療,除非把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也考慮進去。于是,美國精神病學家、內科學專家恩格爾(Engel)就強調,在新時代,進行醫學模式的轉變十分必要,即建立一種“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這里有兩個轉變方向,一種是醫學研究對象宏觀化,注重社會宏觀狀況對全體社會成員健康的普遍影響,由此誕生“醫學社會學”。而另一個方向是個體研究的系統化,即從生物、心理、社會角度全面系統地診斷病人個體,“心身醫學”由此產生。
心身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發源于20世紀前葉,由哈立笛(Halliday)和亞歷山大(Alexander)等醫學家最早提倡。弗洛伊德(Freud)精神分析學、巴甫洛夫(Pavlov)的行為科學研究成果等,為心身醫學的早期發展提供了理論沃土。1939年,精神病研究專家鄧伯(Dunber)首次出版《美國心身醫學雜志》,5年后他又領導建立了美國心身醫學會。這標志著心身醫學作為一門正式學科的誕生。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由心理因素導致的身體疾病,是造成現代人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身心醫學由此也越來越多得到醫學界的重視。所以,對這種新興學科有一定的了解,對醫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發展現狀和意義:
當代社會的競爭壓力可謂是史無前例的,由此而產生的種種高度普遍的心理和身體問題(現代?。┮蚕蜥t學界提出了新的呼喚。醫學的長期實踐已經證明,對病人心理因素的忽略,會給醫療效果帶來不良的影響。對于日益增高的心臟病發病率,醫學研究者們已經考慮城市擁堵喧囂的環境在這其中起的不可忽視的作用,并開始改進心血管疾病治療方法使其更加全面綜合。
與此同時,心理學、精神病學與醫學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密。眾多綜合性醫院已經設立精神科,精神科醫生常常被邀請參加對具有精神病癥狀的或情緒緊張的軀體患者的會診。歐洲各國正在出現“萬能醫生”,他們同時具有治療軀體疾病和治療心理疾病的技術。軀體疾病和心理病癥的綜合性治療將越來越普遍??磥?,今后將會有這樣一個趨勢,臨床醫生越來越需要掌握心理學、精神病學和心身醫學知識,而精神科醫生也越來越需要學會與內科醫生合作診療。
心身醫學在對行為治療的有效性問題上尋找到有力的支持證據,通過對身體行為有意識的設定,來達到改善心理狀態,進而改善軀體、臟器官能狀態的目的。心身醫學雖不注重具體療法的設計,但卻在利用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和研究方法,盡量為這些健康實踐成果找到理論上的依據,特別是對于情緒與身體的關系研究成果充分運用到心身醫學的研究與實踐中去,給這門學科的發展帶來強勁的動力。心身醫學在我國尚是新興的學科,改革國內醫療模式非常重要,加強醫學生的綜合性業務教育,提高心身綜合治療的業務素質,更是迫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