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抗疫戰爭之心身反應篇
明明沒有感染,為什么心慌、胸悶、出汗甚至發熱?
01
心理壓力產生“動員” 反應
疫情帶來的心理壓力也會使身體發生相應的“動員“ 反應。心理壓力會調動呼吸、心血管 、內分泌和免疫等系統發生一系列變化,以應對生存威脅,在短期內更好地進行“戰斗”或者”逃跑"。因此,這種身體的反應也是本能反應。事實上, 當壓力過大時,身體的每一個器官幾乎都會有反應,每個人的"脆弱器官” 不同,因而不同的人可能對壓力有不同的身體反應。
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變化最為常見。不少人在壓力面前會有心慌、血壓升高和心率加快、胸悶,甚至胸痛、呼吸急促、呼吸不暢等感覺;消化系統方面,口干、吃不下東西、腹瀉、腹痛、腹脹、打嗝等,都有可能發生;神經系統方面,可能表現為手抖、頭暈或頭痛,或者”大腦一片空白",過于緊張的情況下甚至有人會暈倒;有的人會皮膚陣發性出汗、面色蒼白或潮紅、起雞皮疙瘩,甚至出現蕁麻疹(風團)、皮膚瘙癢。
02
其他常見的身體反應
其他常見的身體反應還可能有泌尿—生殖系統的癥狀, 如頻繁上廁所小便、月經失調、性欲缺乏等。失眠也是壓力下經常出現的情況,可以表現為入睡困難和頻繁醒來。
在我們的身體內部,還有內分泌系統的動員,引起多種應激激素釋放,使血糖升高。
有些過于緊張的人甚至會出現低熱,我們曾接觸不少因為緊張,總感到低熱而來就診的人。當相關檢查顯示均正常,排除感染后,他們心里的一塊大石頭落地,隨即體溫也恢復正常。有人出于恐慌,肌肉緊張、動作增多,就會感到體溫升高,大量飲水,出汗、排尿增加, 會強化自己的"病感”。不夸張地說,有些緊張是我們的情緒、行為與身體之間形成惡性循環,自己”作“出來的。
03
心身反應—心身疾病
一般情況下,上述身體的反應是一過性的,醫學上稱之為“心身反應”,當心理壓力解除以后身體的反應就會消失。但是如果心理壓力過于劇烈,或者持續時間過長,則可能發展為不可逆的疾病,這時候就被稱為“心身疾病”,如應激性潰瘍、高血壓、糖尿病等。有的個體本來就有這些基礎性的疾病,壓力狀態下會使癥狀控制變得困難,比如在臨床上可以看到高血壓病人在焦慮的情況下,聯合使用三種降壓藥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壓。
當然,在心理壓力下如果感到身體不適,首先還是要積極進行醫學檢查,排除是否有潛在的軀體問題,不可想當然地認為就是“心身反應”。
···THE END···
文章來源 | 摘自《抗疫? 安心——大疫心理自助救援全民讀本》(趙旭東、劉中民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