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一個極其普通的年輕母親,在丈夫的攙扶下前來咨詢。丈夫反映小玲是家中的獨女,個性要強,在家歷來都是說一不二的,與丈夫結婚后也顯的非常的強勢,什么事都要征求她的意見。
周末的一天,小玲因家庭瑣事與丈夫吵架之后倍感委屈,感到心煩、胸悶、睡不著覺,而僅隔一天,她因一件小事又與丈夫慪氣,心情十分郁悶,甚至“憋不過氣來”,大哭一場之后眼睛竟看不見東西了。見此情景,家人慌忙帶她到醫院眼科診治,不料經一段時間治療卻未見好轉,家里人很是不理解,一雙美麗的眼睛看上去好好的,怎么會看不見呢?是不是因為生氣在裝病而看不見呢?后經人介紹來到了心理咨詢門診就診。
接診后,醫生詳細了解她的病史并進行全面、系統的檢查,在排除她患有其它軀體疾病后,考慮為“癔癥性失明”,便給她進行心理暗示治療。醫生告訴她有一種特效針可以治好她的眼睛,打針后全身如果出現發熱,她的病就會很快治愈,眼睛就能見到一切了。聽了醫生的一席話,她很高興,也很有信心。在給她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后,患者頓時感覺全身發熱,似有一股暖流傳遍全身,當睜開自己的雙眼時果然一切都看見了,一家人千恩萬謝地離開了心理咨詢室。
“癔癥性失明”——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病呢?
其實,這是一例典型的癔癥。
癔癥,文人常常描寫為“歇斯底里發作”。癔癥性格的人常具有情緒不穩、暗示性強、以自我為中心、好表現自己、感情用事、富于幻想的特征。癔癥患者往往是在明顯的心理因素的刺激下發病,如家庭糾紛、工作壓力、人際關系不好、內心沖突或強烈的情緒體驗而導致委屈、氣憤、羞愧、悲傷、恐懼、壓抑等,這些精神刺激均可直接致病,成為第一次發病的因素。
癔癥的癥狀最復雜多樣、變化多端,幾乎所有人體內的疾病癥狀都可表現出來,其癥狀表現可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感情色彩等特點,常由暗示誘發。發病時,她們有的表現為突發的哭天喊地、要死要活;有的表現為各種各樣的軀體癥狀,如眼睛突然失明、耳朵突然聽不見、雙腿突然不會走路等。這類癥狀無器質性損害的基礎,它可因暗示而產生,也可因暗示而改變或消失,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有趣的是,這些癥狀多的能包容世界上所有疾病的臨床表現,即使用了最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也不能證實哪里真的有病變,故有“萬能裝病者”之稱。
美國把癔癥按臨床表現分為分離型、轉換型、軀體化障礙和其它形式癔癥等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分離型障礙。有的表現為意識朦朧或昏睡狀態、推之不動、四肢發硬;有的表現為情感爆發,時而嚎啕痛哭,時而大吵大鬧;有的表現為發作后遺忘,或自動出走,當發現后否認全部經歷,甚至否認其身份,這種情況稱為“神游癥”——在農村所謂的“走陰間”。第二種類型是轉換型障礙。主要表現為精神上的壓力變為軀體癥狀,如感覺缺失、過敏或異常感覺、癔癥性耳聾、癔癥性抽搐、癔癥性肢體癱瘓、癔癥性失明、癔癥性失音等。如一個武警戰士因受委曲而突然說不出話來,但發音器官又沒有任何問題,這叫癔癥性失語。第三種類型是軀體性障礙,常常表現為腹痛、嘔吐、悲痛、關節痛、四肢痛及頭痛。第四種類型是其他形式癔癥。如近幾年來因預防接種引起的多起群體性流行性癔癥,就是一種可以在人群中傳染的精神疾病,常常由于恐懼心理作怪,可由某個暗示性高的人首先發病,然后其他人也陸續發病?!?/span>
那么,當遇到有人癔癥發作時,治療上應采取什么方法呢?首先,保持鎮定的情緒,不必驚慌,也不要過分關注,否則會使患者癥狀加重。心理治療是癔癥最主要而有效的方法,而恰當的暗示治療是治愈的關鍵,如應用催眠暗示療法或藥物暗示療法。治療過程中交談語言要親切,多用肯定和鼓勵性語言,給予適當的保證,禁忌過多討論發病原因,以消除實際癥狀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