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醫學是研究心理與軀體的關系,涉及多學科,試圖解釋查不見明確病因的軀體疾病,通常指“心理因素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的軀體疾病和功能障礙”。[李雪榮,兒童精神醫學,341-342]
Heinroth(1818)最早將失眠稱心身障礙,Jacobi(1822)將潰瘍性結腸炎、消化性潰瘍、偏頭痛、支氣管哮喘、類風濕關節炎以及轉換性癔癥納入該范疇。
兒童心身醫學研究的范疇如下:心身疾?。撼R娦纳砑膊∪鐑和?、糖尿病等;不良行為所致的軀體并發癥:如物質濫用所致的軀體損害;影響腦功能疾患所致心理障礙:如腦器質性綜合征所致躁狂或抑郁狀態、類分裂癥表現、系統性紅斑狼瘡所出現的情緒和行為為題等;對軀體疾病的心理反應:即身-心反應,如患癌癥所引起的焦慮抑郁或準備做醫學或牙科手術而出現的焦慮等;情緒障礙所致的軀體反應:如焦慮癥伴隨的自主神經系統癥狀,無結構改變或組織損傷,稱“功能性障礙”,最常見的如兒童頭痛與腹痛等;無器質性改變基礎的軀體癥狀所表達的情緒問題:如隱匿性抑郁、分離和轉換障礙等。[李雪榮,兒童精神醫學,341-342]
兒童心身疾病的發病率等調查尤為困難,究其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對于特定疾病是否屬于心身障礙缺乏業內一致的認定。Johnson(1988)的研究資料報告軀體障礙出現心理失調的發生率依次為哮喘:0-15歲組3%及10-17歲組4.68%;抽搐障礙0.35%;糖尿病0.18%;白血病0.011%。但可信資料少,根據過去使用的區分案例人群和研究人群的方法,在兒童和青少年軀體化障礙的發生率為2%-10%(Eminson,1996)。[李雪榮,兒童精神醫學,342-343]
不同的學派分析兒童心身疾病的病因時有不同的看法。生物學觀點提出生物易感性理論及一般適應綜合征理論,而心理社會學流派則認為心理社會因素在病因/疾病發展/復發/惡化方面均起重要作用,既可以是促發因素,也可推動病程發展。其中,精神分析理論提出轉換性癔癥的理論,即無意識沖突引起的焦慮會轉換為比焦慮本身更可容忍的軀體癥狀;現代精神動力學理論認為焦慮可引起任何類型的沖突,有證據表明個體動力治療對患有糖尿病兒童的心理調整有顯著性作用,其影響作用與兒童潛意識的挖掘有關系。而現代心身理論認為所有疾病是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另外,行為理論則認為轉換性癥狀/慢性疼痛;及與慢性疾病有關的適應問題,都是從其家庭成員中和社會環境中獲得的。認知行為理論則認為,疼痛被認為是對實際或可能的組織損傷,或者對憤怒情緒進行的多維情緒反應。還有應激和應對理論從對重大生活事件中兒童可出現適應性問題和軀體化障礙的研究中發現,應激主要通過對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的影響來影響軀體狀況。Wood的家庭系統理論模型認為:適應不良的特定家庭過程決定了兒童出現軀體化癥狀/轉換性障礙或者慢性疾病適應性問題的程度。
分離/轉換性障礙是一類應激事件作用于易感個體所導致的以解離和轉換癥狀為特征的精神障礙,過去統稱為癔癥。
兒童癔癥的患病率調查,因癔癥兒童經常有軀體癥狀,如上述案例中的亮亮,故常就診于兒科,因此國內外還沒有有關兒童癔癥的流行病學報告。Kozhowsks等(2003)估計在兒童保健專家就診的兒童中轉換性障礙的發生率為2.3-4.2/10萬。國內對兒童癔癥報告不多,南京神經精神病防治院統計1858-1968年/1979-1989年住院兒童,癔癥占住院患兒總數的5.1%,在兒童期,男女發病率相當,但青春期后女性較高。
兒童癔癥的病因不清,可能與父母有意癥有關/父母教養方式/受到軀體或性虐待/患兒本身的個性特征/應激以及社會文化因素相關。
兒童轉換性障礙臨床上主要表現感覺障礙,可表現感覺過敏/感覺缺失/感覺異常;神經功能紊亂(股腹痛/惡心/嘔吐/頭痛/軟弱無力/心悸/氣促/肢體或口唇發麻;失明/失聰/失音等),運動障礙如假性癲癇/癱瘓等。轉換性障礙的兒童可與其他精神障礙共病,如抑郁/重性精神障礙。
分離性障礙患兒常表現為恍惚/人際交往異常/突出的行為變化/遺忘等。
癔癥可存在群體發作,又稱兒童癔癥流行,多發生在群體中生活的兒童,如學校,臨床表現多樣,以轉換性癥狀多見。
根據ICD-10可診斷該病,注意應在完全排除了器質性疾病之后,才能考慮癔癥可能。治療上以綜合性治療為原則,包括心理治療/環境治療/暗示治療和藥物治療等。兒童轉換障礙的預后較好,報道的好轉率為56%-100%。[李雪榮,兒童精神醫學,356-359](胡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