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癌癥病人個性的研究認為:那些謹小慎微、憂慮重重、慣于壓抑憤怒、克制情感的人,一旦遭受重大精神創傷與生活磨難,比較容易罹患癌癥。大量臨床實踐證明:那些已經患上癌癥的病人,其心理狀態明顯地影響著癌癥的發展與預后。
盡管癌癥(Cancer)是否屬于心身疾病,學者們還有不同的意見,盡管理化因素、病毒、慢性感染,遺傳、藥物、激素及至年齡都被證實為癌癥的病因,然而,人類發現:心理社會因素與癌癥有不可忽視的密切關系。
我國古代醫籍中明確指出:“郁結傷脾,肌肉消薄,與外邪相搏而成肉瘤”,這里的“郁結”即指人具有難以消除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又說“乳巖由于憂思郁結,所愿不遂,肝脾氣逆,以致經絡阻塞,結果成核”。臨床發現:癌癥發生前,病人大都有極度傷心的事件發生,萊森(Leshen)綜述了1902~1957年的75篇有關文獻,認為憂郁,失望和難以解脫的悲哀是癌癥的先兆。格林尼的研究也認為,生離死別的憂郁悲傷和焦慮多發生在癌癥前一年左右。有人報告,在51名可疑宮頸癌的婦女中,有18名因親人死亡,半年后真正發展為宮頸癌者有11名,約占61%,其余的33名中僅有8名患了宮頸癌,只占24%。姜乾金(1987)通過臨床對照調查分析顯示,在癌癥病人發病史中,“家庭不幸事件”、“工作學習過度”和“人際關系不協調”等生活事件有重要意義,與北京醫科大學和中國心理研究所的調查結論完全一致。
此外,對癌癥病人個性的研究認為:那些謹小慎微、憂慮重重、慣于壓抑憤怒、克制情感的人,一旦遭受重大精神創傷與生活磨難,比較容易罹患癌癥。大量臨床實踐證明:那些已經患上癌癥的病人,其心理狀態明顯地影響著癌癥的發展與預后。
一般認為:心理社會緊張刺激引起的惡劣情緒可以降低機體免疫、監視功能和免疫殺傷機制,使機體每天都可能產生的突變細胞難以清除,從而發展為腫瘤。
綜上所述,心理社會因素與腫瘤的關系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成為癌癥的病因之一。二是影響癌癥病人的存活時間與預后。毫無疑問:重視心理社會因素有助于癌癥的防治。
總之,心理社會因素與物理、化學、生物、藥物等任何致病因素一樣。只要其對機體的刺激達到個體難以承受與克服的程度,就可能導致疾病,并影響疾病的發展。而心身疾病則與心理社會因素關系更為密切。至于究竟引起什么疾病,除了取決于機體的功能狀態,包括遺傳素質,現實的健康狀態,各組織的易感性外,還取決于個體對心理社會刺激的認知評價。例如,同樣遭受到重大挫折(如高考落選)那些悲觀失望、耿耿于懷感到痛不欲生者則易患心身疾病。所以,心身疾病的發生發展是通過個體對應激源的認知評價后,察覺到威脅或挑戰存在,由大腦新皮質通過邊緣系統去喚起應激系統(包括植物神經系統和神經內分泌系統),影響包括免疫系統在內的各種內臟活動,并引起損傷與器質性病變后的結果。因此,如何引導病人對心理社會的刺激作出正確的評價,并幫助病人主動作出心理調適,是防治心身疾病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