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軍(化名),男,11歲,小學三年級在讀,學習成績優秀,病后明顯下降。個性內向好強,家庭條件差。3月前隨父母來寧波打工,轉入寧波某農民子弟學校就讀。入學后,因老家的教學模式及所學知識與現在學校懸殊較大,且其穿著較土,其他同學經常嘲笑患兒。小軍多次要求父母帶其回老家,父母卻總說“過段時間就好了”。為此小軍常悶悶不樂,雖堅持上學,但卻聽不進課,課后無法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因而經常被老師及父母批評。1月前,小軍出現尿床行為,起初幾次尿床,父母未加責怪,認為可能系其白天玩的太瘋了引起的,要求其注意點。但一周后小軍開始出現每天尿床,父母擔心其有病,將其帶至寧波婦兒醫院求治,行泌尿系彩超、頭顱CT及腦電圖等檢查,均示無殊。后轉至心理門診求治,詢問時稱“來寧波后讀書后,學習跟不上,同學也欺負自己。每天在學校都不開心,僅父母陪著自己的時候感覺安心,總想回老家。而父母每天很忙,跟他們說根本沒用……”,接觸后其輕聲哭泣。談及尿床一事時稱“我也很難為情,不知怎么就那樣了,白天也會擔心晚上再尿床……”??紤]“適應障礙”,予安排心理疏導,引導小軍認識到其尿床系適應障礙引起,以減輕其內疚恐慌心理,同時建議父母給其補課、改變穿著等以促進其更好的適應學校生活,加強親子溝通以及時排解小軍內心苦惱。3個月后小軍能正常上學,成績明顯上升,并擁有幾個談得來的小伙伴。
適應障礙是指個體因某一明顯的生活改變或應激事件(包括患嚴重疾病)導致的短暫的煩惱或情緒失調,并伴隨某些行為改變,常影響個體的社會功能,但不出現精神病性癥狀。
由于各國的診斷標準不一,因此報道的兒童適應障礙的患病率不同。應激一直被認為是適應障礙的病因,Woolston(1988)指出,個體的認知發展水平可能影響患兒對應激性事件的理解。臨床上多以情緒障礙和行為障礙的兩個方面。情緒障礙以抑郁和焦慮為主要表現,可單獨也可混合出現;行為障礙則以品行障礙(攻擊或敵視社會行為)和退縮行為為主要表現,其他包括軀體不適感等。診斷上注意與急性應激障礙/創傷后應激障礙;抑郁障礙/兒童期焦慮障礙及品行障礙鑒別。適應障礙的治療原則包括消除應激源,治療現存癥狀,并對預防提供必要的指導,規范的心理治療是治療適應障礙的主流方法。藥物治療上根據患兒現存的優勢癥狀和嚴重程度選擇適當的抗抑郁藥物/抗焦慮藥物或鎮靜催眠藥物,低劑量開始,常用抗抑郁藥物為舍曲林25-100mg/日,抗焦慮藥物如艾司唑侖0.5-2mg/日等。一旦應激源停止,癥狀持續不超過6個月,提示適應障礙的預后良好,但其共病和死亡的風險仍存在,應引起高度警惕,因此,對適應障礙患者進行自殺風險評估的顯得尤為重要。[李雪榮,兒童精神醫學,284-289] (胡珍玉)